途觀長軸距對繞樁測試帶來影響不過整體易于駕駛
在繞樁測試環(huán)節(jié),加長軸距的確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值得稱贊的是方向盤的準確性和溝通感依然很好。我覺得任何駕駛員都可以非常輕松地應付較為單純而且情形并不很嚴重的轉向不足。雖然如果將后懸架調得更積極一些或許可以帶來更加理想的成績,但對一臺重心偏高,而且輪胎扁平率達到60%的SUV來講超過57公里/小時的平均車速已經非常足夠了。最重要的是這是一臺非常容易駕駛和控制的汽車,對大部分人來講這一點顯然更有意義。
原裝Tigian內飾
最后我們需要說一說的是噪音,由于這兩臺車并不是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下進行測試的,所以我們無法判斷比較明顯的怠速噪音是否是由不同的環(huán)境造成的?偟膩碇v兩臺車在不同的速度下噪音變化幅度非常類似,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兩臺車的隔音水平是非常類似的,F(xiàn)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在意一些國產車型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進口車型的工藝水準。從噪音這個細節(jié)來判斷,國產的途觀和進口的Tiguan的工藝水平應該是非常接近的。
上海大眾途觀內飾
最后,雖然在性能測試數(shù)據上途觀要稍微落后于Tiguan,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款車具有三項非常具有決定性的優(yōu)勢——空間、價格和更好的道路適應力。另外作為國產車型,途觀在維修和保養(yǎng)的費用方面也肯定會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作為一臺家庭汽車,這些因素往往更具有決定性,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現(xiàn)在途觀在全國各地的銷售情況可以用一車難求來形容。當然,Tiguan依然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它的整體駕駛性更好,性能也更優(yōu)秀一點,對于那些迷戀進口車的人來講,這兩個理由已經足夠讓他們甘愿多付一大筆錢了。
觀點|云鵬
本是“同根生”的兩款車居然有著近10萬元的差價,購買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恐怕還沒富裕到對此毫不在意的程度。說實話,我認為上海大眾對途觀的適應性改進是比較切中要害的,理論上應該更適合國內消費者的口味。不過從目前來看,身價較高的Tiguan仍然不乏生存空間,畢竟它的裝配工藝和內飾較國產途觀更具優(yōu)勢,也不用向牛氣的經銷商繳納數(shù)萬元的“免排隊費”,性價比好像比途觀上市前更高了。
觀點|蘇曉
針對性的改良無疑讓途觀看上去更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1.8TSI發(fā)動機作為日常使用已經完全足夠了。我覺得對于普通家庭,甚至不妨考慮一下更便宜的兩驅版本,畢竟這種車原本就不是用來翻山越嶺的,最后我的個人建議是無論你選擇哪個型號都應該購買使用全景天窗的版本,讓陽光灑滿整個車廂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了。